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这是孔子赞叹泰伯。首先介绍一下泰伯其人。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在殷朝末年(商朝末年),文王他的祖父,当时是商朝一个小国,小诸侯国,在陜西邠州这个地方。当时因为受异族狄人的侵犯,这个小国的国君叫古公亶(音胆)父,就迁居到陕西凤翔岐山之下,改国号为周。这就是以后发展起来的周王朝,当时是商朝的一个小国。后来周武王伐纣而得天下,就追尊古公为太王。

  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就是泰伯,次子叫仲雍,少子叫季历,也叫王季。根据古代的礼法,长子是君位的继承人,所以古公应该传泰伯。可是,古公他心里却希望把王位传给第三子季历。为什么?因为他看到季历的儿子姬昌,他们这是姓姬的,女字旁那个姬,姬昌有圣人的瑞相,所以预料他将来能够把周国兴起来,所以有意思要传王位、传君位给季历,然后季历就传给他的儿子姬昌。姬昌就是文王,文王传给武王,所以周朝是这样兴起的。泰伯做为长子,就了解了古公的意思,于是他想成全父亲的意思。

  有一次古公生病,他就托辞到南方去采药。他的二弟仲雍也明白兄长的意思,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所以也跟着兄长一道拜别父亲出去采药。长子和二子都走了,第三子就得留下来,结果兄弟两人拜别父亲之后,到江南吴地这个地方。过去在南方,叫南蛮之地,文化比较落后。这两兄弟到了吴地,就用当地的习俗,断发文身,就变成了当地人。结果第三子季历就在家侍父,后来古公临终,临终的时候就给季历下遗嘱,让他向他两个兄长报丧。后来古公去世了,季历就依照遗嘱把他的两个哥哥接回来。等到丧事完毕以后,泰伯和仲雍就决定按照他父亲的意思,把君位让给季历,可是季历他不接受。泰伯就跟他讲,说我们两人都已经断发文身,不能够再继承君位,就是已经不是这个国家的人了,不能治理这个国家。所以又跟二弟一起出行到吴国去,就不回来。

  结果季历没办法,君位总是要有人继承,两个兄长都不继承,只好自己最后继承了君位。后来,就把君位又传给自己的儿子姬昌,这就是商朝的西伯侯。姬昌的儿子姬发,后来起义师伐纣,讨伐纣王成功,建立了周朝,这就是周武王。周武王他称帝以后,就追尊他的父亲是文王,他的曾祖父是太王。所以泰伯和仲雍两个人是文王的伯父,武王的伯祖。这个就是泰伯,这里讲的以天下让的故事原委。这个让就是让国,这里讲的天下,就是周朝天下。所以这句话是讲『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极为赞叹泰伯的道德,说他的德行高到了极处,至德就是极处。为什么?他能够以天下三度让给季历,『三以天下让』,让了三回。具体是怎么个三回法,古注里面有争议,等一下我会谈到。他三度把天下让给季历,他说『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说,人民也不知如何来称颂他的至德,这是赞叹到了极处。

  「三以天下让」这一句,根据郑康成批注里讲,他说太王死了以后,泰伯接到季历的告丧讣闻,他当时并没有马上奔丧回来,这是郑康成的讲法。刘宝楠,就是清朝的大儒刘宝楠,他认为郑康成的批注比较合理。但是《韩诗外传》,还有王充的《论衡》,《吴越春秋》等这些书,都说泰伯和仲雍其实是奔丧回国了,而是在丧事办完以后再离开,再辞别季历,又回到吴地。当然到底事实如何,现在没办法考据,这个历史太久远了,总是三千多年前的事情。不过按照情理推断,李炳南老先生说,古公既然有遗嘱,吩咐季历把他两位兄长接回来奔丧,那么这两兄弟他们应该会回来。因为他们当时辞别自己的父亲,是说去采药,没有说是一去不复返,所以当听到父亲过世的消息,没有理由不回来。可能是回来了以后,他把君位再次的让给季历,因为他们去了吴地,自己断发文身,改头换面,不能够再回国来做国君。所以他们就是很顺利的让位了。再加上因为他们深明他们父亲的意思,跟父亲已经有这个默契了。你看他们离开的时候,其实他父亲心里也明白,三兄弟心里都明白,都知道这是在成全他父亲的心愿,把这个君位让给季历。所以可见得,这父子兄弟都能够以国事为重,没有私心,彼此真正是心照不宣,不用讲出来,但是大家都明白,没有私心,所以这全家人都是圣人。

  为什么太王愿意把君位传给季历?因为他看出季历的儿子将来是圣人,他很有眼力,所以希望圣人来治理国家,这是人民之福,他想到的是国家百姓,他不是凭自己的好恶来取舍,不是说季历很会讨好、很会巴结他父亲,所以把君位传给他,不是。他真正看得出他老三的儿子,将来会是圣贤气象。泰伯和仲雍两个人又有让国的气度,这个了不起,成全了父亲的心愿,而且让得这样的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很自然的完成这个让位,这是不仅有道德,而且有智慧。所以孔子盛赞泰伯的至德,当然也包括仲雍。因为仲雍不肯让,泰伯让了,那按照礼法,老大不当国君了,老二来当,所以老二也让,所以才成全了老三继承君位。

  所以这三让,根据邢昺的《论语疏》,他引郑康成的注,说泰伯他到了吴地去采药,太王过世了,他先不回来。他不回来,结果季历就做丧主,他主持丧礼,这是又一次给他机会,让他来继承君位,这是一让也,第一次让。第二次是季历去找他,找他回来继承君位,回来奔丧,但是他又拒绝,这是二让。第三次让,是丧事之后,他自己断发文身了,就不能够继承,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了,所以君位只好让给季历,这是三让。

  根据王充《论衡·四讳篇》里面讲到(王充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有这本书《论衡》,这是著作,著名的著作),他讲到三让是怎么讲?第一,他入了吴地采药,自己断发文身,随顺吴地的那种风俗,就是做吴国的人,不再想要回到周国,这是第一次让。第二次是太王去世,下遗嘱让他们回来奔丧,泰伯他们回来,回来的时候,当然王季,就是季历,想把王位让兄长继承,但是泰伯再让。当然季历他不肯,还是不肯自己坐君位,坚持让兄长泰伯来继承君位,泰伯再一次,第三让,说我已经是吴越之人,断发文身,这样的人不能够做为宗庙社稷之主。季历知道这已经真的不可能再让他做国君,所以才勉强接受君位,这叫三让。

  你看看这一家,可以说孝悌都做到了极处。要是说现在人,如果是遇到这种情形,争都来不及了,哪里还会想到让?甚至父亲尸骨未寒,兄弟之间就会打官司争财产了,这往往有之。真正像这一家那样的谦让,那样的大公无私,真的是堪受得起孔子赞叹,说泰伯是至德。这是心中完全没有私心,绝对没有把名利、把享受、把权力欲放在心上,一切都以万民。真的如果泰伯没有让位,也就无法成全文王、武王成为圣君;也就没有可能使周朝有八百年的基业,这个盛世;也不可能有像周公制礼作乐,为后世三千年定下这么好的礼乐制度;也可能就没有儒家了,孔子也就不知道要学谁了。孔子他最羡慕的是周公,最崇敬的是周公,他要推行周公之治。如果没有泰伯以天下让,怎么可能有后面的历史?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泰伯这个做法那是无量的功德。他这么一让,让出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辉煌,使到后来有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也能出世。

  蕅益大师批注中说,「三让,究竟让也」。这个三,就不一定是代表数字,这样的讲法更加圆融,三是究竟让,一让、再让、三让,这是究竟让,让得很究竟、很彻底。三字是表法的,不是数字。「以天下让,以天下之故而行让也。」所以孔子讲「三以天下让」,这个「以天下让」的意思,蕅益大师批注得很好,「以天下之故而行让」,这个以是为了,比当「把」字来讲更好,把天下让给季历,这个很平平。但是这个以,「以天下之故」,把它做为目的来讲更妙,泰伯为什么会让?他存心是天下,是为了天下万民,这个君位自己来坐不如让给自己的三弟,他的儿子将来治理国家会比自己的后代治理国家要好,所以就让给他。你看全没有想到自己,只想到国家、天下。「以天下之故」,为了这个天下的原因,所以行让。

  「此时文王已生,纣亦初生。」商纣王是暴君,他是商朝最后一个皇帝、一个天子,当时文王已经生下来了,纣王也生下来了。「泰伯预知文王之德,必能善服事殷」,当时泰伯他没想到周国将来要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他是怎么想的?希望我们能够好好的事奉殷朝的天子,协助天子治理天下。泰伯已经预知文王之德,文王不是普通人,是圣人。圣人怎么培养起来的?你看看他母亲你就晓得,看他的祖母太姜,太姜是圣母,生出来的三个儿子都是圣人,泰伯、仲雍、季历都是圣人。季历娶的夫人太任,文王的母亲也是圣母。记载中说,太任怀文王的时候做胎教,怎么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六根都不接触恶的事情,真正是心地纯净纯善,这样肚子里的孩子,他所接受的是纯净纯善的教育,他先天的根基就奠定好了。他出世以后,再有后天良好的教育,这样好的母亲,好的父亲,好的这些家人,给他养之以正,所以他成为圣人,圣人也是教出来的。泰伯一看,这样的母亲就能够生圣人。这都有智慧,所以预知文王之德将来是圣人,所以要成全圣人之治,你要给圣人机会来治理天下。虽然他是圣人,你没有给他机会,那他也没有办法施展。

  那泰伯他有这个心量、这种爱心去成全,他知道将来文王「必能善服事殷」,必定能够很好的事奉商朝的天子(殷朝的天子)。「救纣之失」,纣王是暴君,假如有好的辅臣,还勉强能够过得去。《孝经》里面讲的,如果是天子无道,但是有诤臣七人,也不至于失天下。当时泰伯是这样想的,没想到要推翻商朝,所以他「故让国与之」,把君位让给季历,「令扶商之天下」,为了扶持商朝天下。

  「是故文王之至德,人皆知之」,所以文王的至德,这是最高的道德,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后人的记载、后人的赞叹,大家都知道。可是「泰伯之至德,又在文王之先,而人罔克知也」,人只知文王之至德,没有想到泰伯之至德是在文王之先。如果没有泰伯这样能够让国的至德,怎么可能有文王他的至德的体现?所以泰伯的至德在先,成全了文王的至德,这个别人知道得少,「人罔克知」,罔是不,不知道;克是能,不能知,没想到。孔子把它说出来,这真的是有见地、有眼光。「至于文王既没,纣终不悛,至使武王伐纣,则非泰伯之所料矣。」世事难料,当时泰伯让国,真的没想到是要兴兵、革命,要推翻商朝的,圣人都不会这样想。真的是不得已的情况下,天下万民的这种呼吁,才会想到革命,这是最后一招。当时文王没有革命,为什么?纣王当时虽然已经很暴虐,但是还不至于那种最后忍无可忍的阶段。

  一直到文王去世,没就是去世,「纣终不悛」,悛就是悔改,商纣王的暴虐一天天的增长,他是不悔改,作恶多端,鱼肉百姓,让百姓生活在极其痛苦之中,所以最后百姓的呼吁,使文王的儿子武王兴义师来讨伐纣王,这个是革命。这个革命是不得已,也非泰伯原来所预料到的,没预料到纣王竟然是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人,毫无天理良心的人,使到最后圣人被迫采用革命这种做法。当然他这个革命是势如破竹,虽然西伯侯是个小国,但是因为武王的德行,感召到百姓的拥戴,所以他这个革命队伍一下就壮大起来,很快推翻了商朝。在作战的时候,商朝的军队都倒戈,主动的归降于武王,甚至帮助武王反过来去讨伐纣王。可见得民心所向,这真是不得已才这样做。

  儒家,你看武王他还有革命,因为什么?他是要搞政治,儒家讲究政治是用圣治,要为政以德。讲到佛家,佛家不搞政治,所以他绝对不会革命。即使纣王再暴虐,如果是释迦牟尼佛在,他也绝对不会搞革命。你看《金刚经》里面记载的,他在过去生中做忍辱仙人,也遇到一个暴君是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暴虐、暴君。见到了忍辱仙人,就起了无明火,对他凌迟处死,把他的肉一片片割下来,让他不得好死。你看,这样暴虐,这跟商纣王,我看有过之而无不及。商纣王他的暴虐也差不多,王子比干要劝谏他的时候,结果纣王说,「你是贤人,听说贤人的心脏有七窍,我要看看,是不是你的心脏也有七窍?」就把比干给剖心,把他心肝挖出来了。这差不多了,两个暴君差不多。

  但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忍辱仙人他对于歌利王没有反抗,更不会革命,完完全全任他宰割,心中没有丝毫的怨恨,他修的是忍辱波罗蜜,他成功了。而且他在临死前,他发了个愿,心想「你愚痴颠倒,不知道造这个业会得到什么样的因果,那一定是堕地狱的,所以我怜悯你。我将来如果成佛了,我第一个要度你。」果然后来歌利王干了这个事情之后,大地裂开,地狱的猛火把他卷入地狱去了。释迦牟尼佛生天了,他忍辱波罗蜜已经修圆满了。后来又不知过了多少劫,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就是三千年前在古印度示现成佛。成佛之后第一次讲法,在鹿野苑对五比丘说法,这五比丘当中第一个开悟证果的,证得阿罗汉果的憍陈如尊者,他的前生就是歌利王。释迦牟尼佛真正实现他的诺言,第一个度了他。所以佛法跟儒家比起来,更为的柔和,绝对没有怨恨、没有反抗,真正是逆来顺受,这个比武王伐纣要更加善了。

  所以孔子讲,武王的音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舜王的音乐,韶乐是尽美又尽善,尽善尽美,武王是尽美未尽善,为什么?两个都是圣人。舜,他能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舜的父母要把他置之于死地,多次要把他整死,但是舜没有怨恨心,也不去反抗。譬如说有一天他那个继母要舜下井里去干活,下去之后就把他活埋。舜知道,他有这个智慧,他预先就晓得了,他事先在井里挖了条通道。所以他在井里的时候,他们把土埋下去,以为他会埋死在里头,结果他从通道走出来了,回到家里,一声不吭。他父母看了吓一跳,怎么又回来了?舜王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还是这样对父母尽心尽孝。他不反抗,他明知道父母要害他,他就让你害,他是智慧的、善巧的自己开脱出来。

  第二次,舜上草房干活,也是他父母想要害他,让他爬梯子上了房顶,然后把梯子一抽,下面点火,要把舜连草房一起烧掉。结果舜也早有准备,他带了两个大斗笠,从屋顶拿着两个斗笠跳了下来,就像降落伞一样,降落到地上,又没死。你看,他不反抗,他父母让他上房他就上房,但是他自己有智慧,自己解脱。所以舜的境界比武王更高,两个都是圣人,但是舜是尽善尽美。当然武王他也不是有怨恨心,那是什么?替天行道。但是他是有为的来进行,他要革命,夺取政权,这样能够帮助百姓挣脱苦难。

  所以儒家,孔子赞叹文王、武王、周公,那是要搞政治,这是入世,儒家入世。入世,自然就被历代帝王所用,这个很自然。佛家呢?佛家是没有要入世的心,他是以出世的心,但是他也不反对入世,他可以随缘,需要的时候他可以入世,不需要的他就不入世,他心是出世。道家就是出世,他不要入世,你看老子西出函谷关,他就离开了,知道世人没办法教。孔子跟他请教过,「问礼于老聃」,但是孔子他要入世,老子说,你就没办法了,你怎么样做,你也不能够真正把这个社会带好。但是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入世,难得,都是圣人。佛他是圆融的,随缘妙用。这个是三家的特点不一样。

  当然泰伯,这里这一章是赞叹泰伯,泰伯之德绝对不在文王之下,最难得是他没有任何的私心、没有嫉妒,他爸爸喜欢老三的儿子,你看他没有嫉妒,成就圣人出世。在佛门里面也有这样的故事,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在黄梅得法,得了衣钵,做了第六祖,禅宗六祖,当年才二十四岁,很年轻。结果五祖会下的弟子们不服,你看谁会有泰伯那样的胸怀?不服气,要把衣钵抢回来。所以六祖逃跑,躲到了猎人队里,隐姓埋名十五年,最后才复出。复出到了广州,也是到了南方,南蛮子地方比较安全一点,到了广州法性寺,就是现在的广州光孝寺,跟我以前住家不远,我常常到光孝寺。

  法性寺是唐朝的,当时的住持印宗法师,了不起的大德。后来知道六祖来到的他寺院里,这很有名的典故,两个法师在那里争这个风动帆动,就在光孝寺里。一个人说风吹帆动,这是风动;另外一个说不是风动是帆动。惠能大师跟他俩人讲,你们也别争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帆动,是仁者心动。这一传开来了,印宗知道这不是普通人,后来请他见面,一问起来,原来他是五祖衣钵传人。当时惠能大师还是在家人,印宗就给他剃度,是他的剃度师。给他剃完之后,反过来拜惠能大师为老师,请惠能给他传法。所以惠能是他的传法师,他是惠能的剃度师,互为老师,这个是历史上的美谈。

  印宗当时在南方很有影响力,信众很多,弟子不少,结果他这么一拜六祖做老师,全部人都皈依六祖了。你看印宗也是来让,他不是让国,他是让自己的法缘,把自己的法缘,殊胜的法缘全让给了六祖,成全了六祖教化众生的这样一个使命。所以惠能大师,禅宗里面他是最辉煌的一位,成就最殊胜,在他门下开悟的四十三位,都是证得跟他一样的境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包括印宗本人,他也见性成佛。你看他一让,自己也得到大利益了,他自己就开悟了。他要是不让,不可能开悟,为什么?你放不下,放不下你不可能开悟见性,不可能成圣人。这一让,把自己让到了圣人的地位。这是给我们显示,真正的大德、至德没有丝毫嫉妒心,成人之美,随喜功德。要是我们现在推动传统文化,真有这么一些大德出现了,像泰伯、像印宗法师这样的人出现,我想传统文化复兴真的不难。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海阔国学 guoxue.hkzww.com]

  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三:多次的意思。

  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论语,泰伯第八
阅读全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原文解释翻译

海阔国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海阔国学 mguoxue.hkzww.com

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