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大学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作者:佚名大学[挑错/完善]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这里是一节的经文,这个小段有两节经文,我们先看这一节。朱夫子在《大学集注》里面对这一段解释说,「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这个身有,就是『身有所忿懥』这个身,他说应该当作心讲,为什么?他也有道理,他说忿懥是属于心里面的情感,七情五欲,这里七情之一,所以这里应该是心有所忿懥,所以他说这个身是当作心来讲。有没有道理?有他的道理。可是如果你读了蕅益大师的批注之后,你会觉得这段原文用身还是更好,这个道理我们后来讲蕅益大师批注的时候再说。

  朱子对这段有破字释词,确实朱子对于原文的训诂,也就是破字释词,解释词句的意思这方面最为精辟。我们在讲的时候,顺便把这些个别词句的意思带入进去讲就好。朱子说,「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朱子说的四者,就是经文里讲到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个忿懥就是愤怒、生气。他说这四种情感都是心之用,我们心里头的一种作用,每个人不能没有的,既然是身为人,自然会带着七情五欲,这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朱子说,如果一有这四种情感,而不能够觉察、不能够克制,就会欲动情胜。欲动就是生起欲望,也就是执着,情胜也是执着,他用的是七情五欲。因此心之用,心的作用就失去了正,就变成偏邪。换句话来讲,人心里如果有愤怒、有恐惧、有好乐,好乐就是你喜爱的、你所贪爱的,还有忧患,你忧虑,这样心的作用就不正。

  所以朱子这里劝诫我们,要使心正,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这些七情五欲。七情是所谓的喜怒哀乐爱恶欲,这里《大学》用这四种情感来代表。朱子在另外的文章里面说到,「人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而喜怒哀惧随感而应、妍媸俯仰因物赋形者,亦其用之所不能无者也」。我们看到朱子的解释,没有说喜怒忧惧的情感要把它断除掉,只是你把它要控制得很好,不要让自己的心失其正就可以了。

  朱子这里讲人的心,他讲是一心,一心是什么意思?心里没有妄念、没有七情五欲的时候,这叫一心。这个时候湛然虚明,湛然是清澈的样子,心原本是清净的;虚,里面是空无的,也就是说心中没有妄念、没有欲望;明就是觉悟,它是清净的,它是觉悟的。如鉴之空,如衡之平,就好像一面镜子,还没有照物的时候,里面是空的;像秤子、天平,这是衡,没有放物体在上面的时候,它本来是平的,它没有偏颇,它没有污染。这个心,如果能够保持清净本然、虚明洞彻、觉悟的这种心,这个心就是明德。用它来做身之主,这是用智慧而不用烦恼(感情是烦恼),这个便是回归到真体本能,也就是你回归本性本善。

  可是人不能老是这样,这是朱子认为,他觉得喜怒忧惧这些情感是会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如果有境界现前的时候,它就发生了;如果没有境界,像镜子它没有照物的时候,里面是空空洞洞的,天平没有放东西的时候,它本身是平的。他说人的本心是这样,可是现在镜子照物,这一照就有喜怒忧惧随感而应。照到顺境善缘我们就生欢喜心,照到逆境恶缘就生忿懥,有好乐、有忿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怕的事情,就有忧患、有恐惧,这些七情就会产生。但是朱子没有主张把这七情断掉,可以用,只要能够「随感而应,妍媸俯仰因物赋形」就行了。这什么意思?就像镜子照物一样,照的时候很清楚,善的境界现前你可以生欢喜,可是你不能够执着在这欢喜里头,如果那件事情离开,马上欢喜心也就放下。境界现前,我们可以随感而应,应是我们七情应出来的;但是境界离开,我们也随感,随着这个境界消失而消失。所以看到妍媸俯仰,妍媸是说镜子所照的各种样的花草树木,好的、不好的,这是用妍媸来代表,就是照到百花,生起情感,那是什么?因物赋形,由于物发生了,所以你的情感现前。俯仰是指天平上讲,放的物体不同,天平就有俯仰。这些都是属于心之用,不能没有的,只是我们不要老住着在这上面而失掉正就行了。也就是朱子这里讲的,你要能够省察,不能够迷惑在里面不知省察,就随着七情五欲去了,心就会失去正。

  「有所忿懥而不失其正」,譬如说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夫子赞叹颜回「不迁怒」,不迁怒不是说他真的一点怒气都没有,遇到恶的事情颜回也会有怒的时候,可是他能够不迁怒。朱子认为这就是有忿懥而不失其正。「有恐惧而不失其正」,譬如说我们前面讲到一个故事,春秋时候楚国的宰相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遇到两头蛇,知道自己必死,所以把这蛇杀了之后埋了。那心里有恐惧,他回到家里见到母亲,他还有恐惧感,知道自己要死。可是他在恐惧生起的时候心不失其正,他能想到别人,不希望别人像他那样遭遇不幸,所以把这两头蛇给杀了埋了,不让牠再贻害众生。这种心正,他的果报就好,所以埋蛇享宰相之荣。「有好乐而不失其正」,宋朝的范仲淹先生,有一次他得到了个风水宝地,要盖房舍。结果后来听说这块宝地将来能出很多贤才,于是范仲淹先生马上就决定把这土地捐出来盖学校,为国家培养贤才,他不要为自己。得到这块土地,当然人都有好乐之心,他会欢喜,可是他不失其正,也就是他不用私心,这心就正,他想到的是天下国家,大公无私。「有忧患而不失其正」的例子,像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当时刘备,蜀国的国主驾崩了,诸葛亮跟曹操打仗也是接连受创失败,他六出祁山都失败。又遇到自己的后主刘禅,阿斗,根本没有能力,是个庸才,国家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但是在这种忧患的时候,诸葛亮依然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心不失其正。

  所以能够驾驭住自己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的情感,不用自己的私念私心,这就是能够保持他的正心。这朱子所说的确实也有道理,很符合一般人的心理感受。你让他真正把喜怒忧惧全断掉,这不可能,他是凡人。圣人是可以断掉的,真的像朱子所说的,他如镜照像,照出外面的万物,心没有动过,他能随感而应,实际上心依然是保持清净平等、湛然虚明。对凡人而言,这个境界太高,朱子恐怕自己也没做到,所以他也没有要求我们做到,但是佛家要求就高。这里讲的是世间法,所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心不失其正。现代人讲的情绪管理,西方人讲的Emotional Quality Management,EQM,就是情绪管理,就是什么?帮助我们正心的。现在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学》。刚才我们讲到「以身心合释」这段,我们再把这经文念一念:「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刚才我们把朱熹朱夫子的批注学习了一下。现在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批注,「身者,前六识身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即贪瞋痴等根随烦恼也。现行熏成种子,故使第八识心不得其正」。蕅益大师在这里批注非常的简练,但是里头包含的意思是很深广的。这里讲到身者,就是身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的这个身,这个身当然不是讲我们肉体的身,因为肉体本身怎么可能自己会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是朱熹所说的心的作用,这种作用实际上它是妄心的作用,识心的作用。这个识就是妄识,所谓的八识,《华严经》讲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这个识是把心原本的作用给变了。

  这里讲的身主要是讲前面六识,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这称为六识身,相对后面第八识而言,第八识是心。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外面的六尘境界的时候,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于是会产生七情五欲这些妄识。《大学》经文里面讲到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些属于烦恼,在佛法里面叫贪瞋痴等等这些烦恼。忿懥,就是忿怒,忿怒是瞋;好乐是贪,你有喜欢的,就是起贪爱;恐惧、忧患,这属于痴。痴是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了有因果,所以他才会生起恐惧忧患;你要真正明白觉悟,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你就会既来之、则安之,恐惧忧患有什么用?不需要恐惧,不需要有忧患。所以《大学》里讲到的这四种情感,实际上就是佛法里面称贪瞋痴这三种烦恼。这三种烦恼属于根本烦恼,也叫三毒烦恼,这三个是毒。由这贪瞋痴会生起很多的烦恼,所以所有的烦恼用贪瞋痴三个字代表,也就是《大学》里面所讲的这四种,代表了一切的烦恼。这里讲到「贪瞋痴等,根随烦恼」,根是根本烦恼,随是随烦恼,都属于我们六识当中的这些作用。

  因此经文里面讲到的,身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用这身字来代表六识身。所以不像程朱所说的,这个身应当当作心,这个就没有分别了,因为后面会讲到「心不在焉」,后面是讲心,前面是讲身。说明什么?二者是有区别的。明朝的李卓吾先生,也是位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研究《大学》,提到这里讲到的身字不必改作心字,就是身有所忿懥不用改成心有所忿懥,他不同意程子、朱子的说法。他说在首节里面讲到的,身有所忿懥的这一节,就心不得其正,这是讲什么?身有关于心。下面一节「心不在焉」,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是讲到心之有关于身。

  所以《大学》原文确实一个字都不用改,还是用「身有所忿懥」好。但是李卓吾先生他所说的这个身,意思还不是很明确,蕅益大师把它明确下来。这里的身具体而言不是讲六根那个身,六根是肉体的,眼耳鼻舌身这是肉体,加上意,这是意根,它不是讲这个身。是讲六识的身,由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产生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是这里讲的身。这六识里面才会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有了这些贪瞋痴的烦恼,第八识的心就不得其正。所以蕅益大师讲,这叫做现行熏成种子,现行是讲在第八识心里头,第八识又称阿赖耶识,它的作用主要是含藏的作用,人所作的这些业含藏在阿赖耶识里头,变成种子。遇到缘了种子会现行,就产生果报,或者产生新的业,就造业,所以现行。这些是属于烦恼,烦恼又结下新的种子,这是什么?造业以后,又留下业习种子在第八识心里头,在阿赖耶识里面。所以第八识,佛法里称为妄心,就不得其正。本来第八识的正位在哪里?正位是自性。自性与识是一不是二,迷的时候就称为识,悟的时候称为性。性识是一体。这个在青莲大师解释《地藏经》,在纶贯里面,也就是《地藏经》的玄义里头讲的,分析得最为清楚,性识是一体的。所以如果悟的时候就得其正,在迷位就不得其正。不得其正,就把它叫做识,要转识成智,心就得其正了。《大学》里面举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四种,也就是讲的贪瞋痴三毒,人心里只要有这些烦恼,他就是落在识心当中,他没有智慧了。这是什么?迷在境界里面,被境界干扰。

  在宋朝有位大文学家苏东坡,他也是学佛的一位居士,东坡居士。他考上进士,曾经做过礼部尚书,这是大官,尚书是我们现在讲的部长,礼部尚书是教育部长,是很有权力的人。也做过翰林学士,他的文章也写得好,所以是当时社会一位很著名的人物。他曾经住过镇江一段时间,听说金山寺有位佛印禅师,这位禅师在佛法里相当有造诣的,因此他也想亲近下这位佛印禅师,接受佛法的学习。但是苏东坡因为很有才华,而且身居高位,难免就有恃才傲物这种个性,傲慢心。他因为文章写得好,学了些佛法,有一天写了首诗,做为他自己学佛的心得,要呈给佛印禅师来看。这首诗这么写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喻物抒情,天中天就是讲佛,稽首是礼拜,礼拜这位至高无上的佛陀。佛陀眉间毫相光照遍大千世界,这是形容佛的威德相好。底下一句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讲佛的形相端坐在紫金莲台上,八风吹不动。八风是讲什么?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叫八风。也就是境界的风,无论是顺境的还是逆境的风吹他,他都不动摇,得到一点点禅定了。这是苏东坡借着这首诗表达自己学佛的体会,他认为自己也做到八风吹不动了,写这首诗也有炫耀的意思,把它呈给佛印禅师。他自己不去,叫一个小书童渡过江,因为那个时候金山寺在江中心,也叫江心寺。过去有个《白蛇传》,讲水漫金山,就是讲这个地方,这是古代禅宗的第一道场。就遣个小童渡江过去,送给佛印禅师。

  结果佛印禅师看了这个书信以后,知道苏东坡心里有傲慢、有自夸,拿起笔来在那信上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让书童拿回去给苏东坡。苏东坡本来在家里就等着,看看佛印禅师有什么回信,一定是对他大加赞赏。打开信一看,竟然看到「放屁」两个字,心里就很生气,面色铁青,坐不住了,马上亲自渡过江来找佛印禅师论理。他气冲冲的来到佛印禅师的禅房质问禅师,「佛印,我刚刚写的这四句诗有什么不妥,你怎么如此藐视本官!」佛印这个时候微笑着对他说,「我只用一个没有响声的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你哪是八风吹不动?」后来这也是个佛门的笑话,所谓「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是什么?东坡居士他心里面有忿懥、有好乐,他心不得其正。

  好乐是什么?他学佛之后,认为自己不错了,很喜欢显耀自己,结果一遇到人家很不礼遇的这种回复,他就心里起愤怒,心不得其正。心不正,身何以得修?那么家齐国治天下平也说不上。所以苏东坡学佛,他确实成为了一位佛学家。过去我们师长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告诉我们,说学佛,古人不要学苏东坡,今人不要学梁启超。他们两人都是很著名的佛学家,搞佛学研究的,但是自己的烦恼没断。所以我们师长教我们要学佛,不是仅仅搞佛学。学佛跟佛学两个字一样,倒过来这就不同,学佛是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学什么?断烦恼、生智慧,这是真正学佛;搞佛学的是钻研这些经教,道理能讲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天花乱坠,但是自己还是没有断烦恼,甚至连贪瞋痴这些根本烦恼都没能够控制得住,这就不是真学佛。那么学儒跟儒学的道理也是一样,搞儒学的,可能你能够把十三经也讲得天花乱坠,但是这里所说的,我们如果还有忿懥、还有恐惧、还有好乐、还有忧患,那我们的心也不得其正。心不正则身不修、家不齐、国不治、天下不能太平,这个搞儒学没有成就。所以学儒要向孔子学习,学做圣人,要知行合一,把所学到的这些圣贤道理用到自己行为、心态当中,这叫学儒。

  蕅益大师有提到「根随烦恼」,这是属于佛学的名相,根随烦恼所讲到的内容,比《大学》里面讲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更为详细。所以佛家对于我们心理的作用分析得极为透彻,对它有所了解,非常有好处,更能够体会如何降伏我们自心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有很好的好处。

  我们来看江谦先生,民国的教育家,他为蕅益大师《四书解》做了个补注,把这根随烦恼名相也列出来。他说,「唯识家分根本烦恼为六,曰:贪、瞋、痴、慢、疑、恶见。分随烦恼为小中大共二十」。所以讲到根随烦恼,这个根是根本烦恼,有六个,贪、瞋、痴、慢、疑、恶见。贪是贪婪,就是《大学》里讲的好乐,这是烦恼的根本。人因为有贪才会有瞋,才会有痴、慢、疑、恶见,贪而不得就是瞋,后面的这些烦恼都是因贪而起。讲到最根本的那种贪,是在境界里面起执着,要知道境界本身不是真的,它是幻相,我们如果迷失了这个真相之后,以为境界是真的,而在里面起执着,贪心就起来,这是最细微的那个贪念,然后慢慢演变成诸多烦恼。瞋是瞋恚,爱发脾气,心里面会有怨恨、有不平、有嫉妒等等,这是属于瞋的范围。痴就是愚痴,范围也非常的广泛。慢是傲慢,这里讲的范围都是很广泛,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展开来讲。疑是怀疑、疑心,而这里最重大的疑的烦恼,是对圣贤教育的怀疑。还有恶见,种种邪恶的知见。

  随烦恼分为小中大三大类,总共是二十个,其中小随烦恼是十个,哪十个?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中随烦恼有两个,无惭、无愧。惭、愧是善的心所,如果无惭、无愧,这就是恶,就是烦恼。大随烦恼分为八个,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和不正知。这些名相我们也有必要简单的讲一讲,对我们省察克制自己的烦恼有好处。

  先从小随烦恼讲起。随烦恼为什么把它分成小中大?所谓随,就是随着六种根本烦恼而生起的,所以它也叫枝末烦恼,都属于恶性心所,令我们的心神不宁,令我们造业。小随烦恼就是指范围小的,但是它是很粗重、很猛烈的,它是各别生起的烦恼,它范围比较小,叫小随;中随烦恼范围比小随宽大,佛法里讲是遍于所有的恶性心所,也就是说凡是做恶事都含有中随烦恼里面的无惭、无愧这两种心,他才能做恶事,但是它的范围并没有遍及整个妄识的染心,它只是遍及恶心,染心里有善有恶,它遍及恶心,没有遍及善的部分;大随烦恼范围就最大,它是遍及整个染心,要知道有善的执着,这严格来讲都属于烦恼,大随烦恼里面它范围很大。所以小中大三大类的随烦恼,是这么个分法。

  小随烦恼有十种。第一叫忿,就是忿怒,遇到不顺意的事情、遇到憎恨的人就会忿怒,甚至会骂人、会打人,这都是忿这个烦恼产生;第二个是恨,恨是怀恨在心,有怨恨,不能够舍离心里的这些怨气,这是讲到事情发生以后还怀恨在心;第三个叫覆,覆是指覆藏,自己做了坏事,包藏在内心里面,隐瞒不肯忏悔,这就是《大学》前面讲的叫「自欺」,「小人闲居为不善」,他就覆藏在内心里,这是一种烦恼;第四种是恼,恼是恼乱、恼害,自己内心如果有疑惑就会起恼乱,或者是起忿恨,想要恼害别人;第五种小随烦恼叫嫉,就是嫉妒,嫉妒别人的才能,嫉妒别人的德行、别人的名闻利养、别人的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是自己扰乱自己,也会扰乱别人;第六种是属于悭,悭吝,不肯施舍,一般讲吝啬、小气,这根本在于贪,贪吝;第七种叫诳,所谓虚诳不实,譬如说自己本来没有道德,故意诈现出来有道德的样子,这叫伪君子,其目的是骗取别人的恭敬供养,这是属于诳,这是讲到身的诳业,口里的诳业是造妄语、虚诳语、口是心非的这些言语;第八种叫谄,谄媚,为了求得自己的利养、功名富贵,假意顺承别人,阿谀奉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这种人不是仁人,他没有仁心;第九是害,害是居心不良,想要损害别人的名誉、财富甚至是生命,这是恶心所;第十是憍,憍是骄傲自大,自己有比别人好的这方面的能力,或者是天赋,或者是容貌,或者是才华,这就傲慢,贡高我慢。这总共十个小随烦恼,它的恶性极大,范围很小,但是恶性很大,我们一定要把它戒除掉,这样身心才能得其正。

  第二种所说的中随烦恼,有两种,第一是无惭,第二是无愧。无惭就是自己没有惭耻之心,这是对自己而言,做了恶事、亏心事,自己居然没有惭愧忏悔。这是什么?没有耻心,对自己没有自尊自重,人而无耻,则近于禽兽;能够知耻,这人有救,「知耻近乎勇」,他能勇于改过。所以无惭是个很严重的烦恼。无愧对别人讲的,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没有愧意,他不怕别人对他责骂或者是批评,他对这个无所谓,他心里无愧,这也是不知耻。所以无惭是对自己,无愧是对外面的人,外面人对他批评,他不在乎,这种人也是没救。所以有惭有愧,这个人有善根,这是善。你看民国时代印光大师,自己称自己是「常惭愧僧」,他常常有惭愧心,所以他能够不断的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断烦恼,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这是他惭愧心使然。所以我们学习圣教,明白道理之后,用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们不要跟一般人比,一般人他不学习圣贤,当然他肯定很多地方比不上你,你要跟他们比,那你怎么能进步?你得跟圣贤人比、跟古人比,一比就惭愧了。所以深入圣贤经教,目的是什么?把我们的惭愧心提起来,然后我们就能够修心。

  第三类属于大随烦恼,八种。第一是掉举,掉举是什么?心往外境攀缘,定不下来,内心是浮动的、浮躁的,这是什么?《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他是没有定、没有静、没有安,心不定、心不静、心不安,障碍自己智慧,所以就不能虑,就没有智慧,也障碍自己进步,成就圣贤的境界就不能得。所以修道,《大学》开头就说,知止而后有定。人能够知止就能够修定,掉举的烦恼他就能控制。第二个大随烦恼叫昏,昏沉,心不调畅,昏昧,就是头脑不清楚,昏昏沉沉。通常表现在读书的时候,一读经就打瞌睡,不读经的时候很精神,一读经就打瞌睡,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现象。这障碍我们致知,致知是用智慧,我们现在昏沉就不能致知。第三个大随烦恼叫不信,这是对于圣贤的教育、对于伦理道德因果、对于善法不相信,这也是个很严重的烦恼。第四个是懈怠,懒散、懈怠,没有进取心,每天因循苟且度日,所以恶法不能够断,善法不能生。汤王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这一懈怠就不能自新了。

  第五个大随烦恼叫放逸,放荡、纵逸,就是任性妄为,他不能够谨慎,不能够自己克制烦恼、克制自己的情欲,而做出很多恶事。第六个大随烦恼叫失念,失念是听到很多邪知邪见的说法,譬如说看了很多邪书,特别是现在言论自由,谁都能够发表意见,网络上意见很多,各人有各人的知见,你要是去看了,受他们的邪知邪见的影响,这就是失正念,这叫失念。失念就会生起对圣贤教诲的疑惑,后果必然是有不信、有懈怠、有放逸。第七种大随烦恼叫散乱,心不专一,精神分散,特别在读经的时候,你会发现怎么这么多妄念,经是读得很熟,可是自己好像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这是心散乱。听课的时候也不集中精神,散乱不定,听完课之后,老师问他,今天你听到什么?他也说不出个四五六。说明他身是坐在课室里面听课,但是心猿意马,散乱,所以学不到东西,做事也就做不成功,因为散乱他就很难成功。第八种大随烦恼叫不正知,知见不正,对于因果的道理,对于是非、邪正甚至利害都辨别不清楚,迷惑颠倒,所以会造恶业。这是属于八种大随烦恼。这是江谦先生为蕅益大师批注提到的根随烦恼的名相做的个补充。我们再来看下一节的经文。

  下一节经文是跟前面一节相呼应,前面一节主要讲因为身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所以心不得其正。下一节是讲因为心不得其正,所以身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它也不正,心身合起来解释,心和身是互相关联的。

大学
阅读全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原文解释翻译

海阔国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海阔国学 mguoxue.hkzww.com

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