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黄帝内经

歧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

作者:佚名黄帝内经[挑错/完善]

歧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岐伯说:诊按寸口脉和人迎脉,测知阴阳的盛衰而加以调治,并循沿经络按切,诊察其凝涩与否,凝结不通的,身体会出现痛痹,严重的,则不能行走,所以知其血气凝涩。血气凝涩的,应导致其阳气以温通血脉,待到血脉和调,就停止这种治疗。由于凝结,致使脉中郁积,血不畅行,须开而通之才可使血畅行。所以说:上部之气盛多有余的,应导而使之下行;上部之气不足的,应推而使之上扬;气迟滞不至的,则应采用多种手法,迎之接之,使气必至。必须明了经脉的通道,才能掌握好治疗方法。寒与热相争,就应加以宣导而使气血畅行;血有所蕴积而尚未凝结的,可从旁侧取穴予以刺治。一定先要了解二十五种人的类型,辨别血气盛衰及有余不足的所在,或左侧或右侧,或上部或下部,取适当穴位予以刺治,那么,针刺的法则就尽在其中了。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
阅读全文
《歧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歧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原文解释翻译

海阔国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海阔国学 mguoxue.hkzww.com

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