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go
论语名句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这一章前后有两段,在古注里头,有的主张把它分为两章,有的主张合成一章,这里我们是合起来看。『子曰』,孔子自己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就是我对于人不毁谤谁,也不称誉谁,是这个意思。『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这个「如」就是如果,如果对某人有所称誉,那必定经过试验。这个「试」是试验,通过试验才知道这个人所称誉的事情,确定他值得称誉,才去称誉他。这个「如有所誉」,是很客观的一种态度,这个人确实有值得称誉才称誉,这叫直道,直心之道。底下讲的『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直心是道,没有委曲。如果这个人不值得称誉而去称誉他,这叫绮语,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如果他真的值得称誉,我们理应称誉,不仅是对他的鼓励,而且也是教化其它人,为其它人树立一个榜样,这都是直心。

  这个「斯民也」这一段,在这里我们合在一起做一章来看,这个斯民,就是指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民,一般普通的人民。这个「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东周末年春秋时代,那个时期的人心相对于三代人民来讲,就比较的恶了,风俗没有那么好。三代的人民,那个时候人心纯朴。那何以能够得到这个淳厚的社会风俗?这是因为三代的国君(天子)善于教化,善于治理,所以那个时候的民风淳厚。所以孔子在这讲,「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那个时候人君以直道而行,心地都很正直,没有邪曲。三代开国的国君都是圣王,你看夏的禹,商的汤,周的文王、武王,这些人都是圣人,他们都是直道而行,而且以直道教化百姓,所以百姓皆能向善,民风淳厚。

  春秋时期的人君就不能够以直道而行了,不能以直道去教化百姓,所以才有风气衰败,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是如果在春秋时期,还能用三代圣王那个直道的教化,也能够把人民教好。所以《礼记.学记》上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国家能够安定、和谐,重要在教育。社会风气的好坏是教育的结果,看你用什么教。如果你用直道去教化人民,社会风气肯定就是淳厚的。如果以曲道、以唯利是图的这些内容来教育人民,他们都变得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看你用什么来教他们。另外,人君给他们做一个什么样的榜样?所以人民本身没有什么善与不善,用善道教他们,他们就善;不用善道教他们,就不善。

  你看我们老恩师在庐江汤池,他的家乡做的这个实验,建立了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用《弟子规》去教化当地的百姓,四个月就出成绩,社会风气就大大的改善,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关键是要用直道去教,《弟子规》就是直道,这是几千年来古圣先贤老祖宗智慧教育的结晶。《弟子规》就是家教,家庭教育的集大成。自古以来,小孩从小就接受《弟子规》的教育,从小就教好了,长大了他自然就能够直道而行。所以人君有这个义务去教育百姓,最重要的自己要做好样子,这就是孔老夫子讲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自己把自己修好了。用什么来修自己?用诚敬,诚敬是直道。事事都用诚敬心,这个人就是君子,那么他就能安人,他周围的人都受到他的教化,都能向善,甚至能够安百姓,天下百姓都同归于善。所以在这里体现出来,孔老夫子注重直道的教育,这里暗含的意思,人民都能教得好的,就像我们老恩师所证明的那样,关键是你要去教他们。

  蕅益大师在批注里面说到,「人自谓在三代后,孔子视之,皆同于三代时」。你看孔老夫子没有分别心,一般人都会说,谓就是说,人自谓在三代后,这是感叹。孔老夫子当时候的人,都知道三代的古朴之风已经荡然无存了。在春秋时期,各国国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上自诸侯,下至大夫、平民都是这样,这个世风已经衰残,所以很多人都在感叹。清高的人,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人,他就隐居了。孔子那个时候也遇到不少隐士,在《论语》里面就提到有七个人,七个隐士。可是孔老夫子没有去隐居,为什么?这底下就说了,孔子视之,皆同于三代时,视之就是视人民,春秋时期的人民,跟三代时期的人民没有两样。换句话说,在孔子眼中,春秋时期的人一样能够教好,一样能够成圣成贤,只要用直道来教育。具体而言,这就是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圣贤教育来教化人民,三代的那种古风还是可以恢复的。

  不仅是三代,甚至是大同之治也能恢复。大同之治是什么时期?尧、舜、禹那个时期。那个时期的人大公无私,没有私心。你看看《礼记.大同篇》里面讲到的,个个都没有私心,天子不会把自己的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女,而是去禅让,让给贤人,就没有想到为自己,大同盛世。到了三代就变成小康了,小康是什么?王位不是禅让,是世袭,父传子,变成家天下。但是三代圣王治理的天下也不错,小康之治了,也很好。尤其是周朝,武王、周公这些圣人的治理,那也真正是和谐社会。孔老夫子所向往的就是恢复周公之治,能不能做到?能,孔子很有信心。那怎么样去做?就要用教育,把人民教好了,这社会就和谐。要教好人民,当然首先要教好领导人。所以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其实就是在教育这些领导人、这些诸侯、大夫,把他们教好了之后,他们就能带动这一方,当然这个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孔老夫子当时很遗憾没有人支持他,国君都没有任用他。夫子自己很有把握,他在《论语》里面有一句话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苟就是如果,如果有人用我来治理这个国家,期月而已,期月就是一周年。譬如说现在是十二月,到明年十二月,一周年就能够见到显著的成效。三年有成,这三年就有大成就,换句话说,可以见到小康盛世。一个社会和谐的风气就能够呈现出来,三年就行。就很可惜没有一个国君有这种见地,不能用他。一直到后来汉朝,汉武中兴,汉武帝受到董仲舒的建议用儒家,真的把这个社会搞得很好,天下和谐,繁荣安定。所以自汉朝到满清,儒家都是做为国家政府主流的政治哲学,所有的官员考核制度那全是用儒家的思想,这是这些帝王有智慧、有见识。如果真正能落实儒家教育的话,这个社会肯定能够安定和平。

  你看我们老恩师在汤池这个小镇做实验,四万八千人口,儒家教育里头就选一部《弟子规》就够了,叫小试牛刀。真的就能够不用一年,孔老夫子说要「期月而已」,要一周年,真正做实验四个月就见效了,总共做了三年,三年有大成。所以联合国不少的大使都要过来参观学习,举世都为之惊叹。证明什么?现在这个时期的人民跟三代时期的人民也没有两样,你只要好好教他们,一样能够教好。这个一定要国家政府来推动,靠民间的力量,那都是很有限的。老恩师在汤池镇做的这个只是个小实验,规模很小,只一个小镇,只是希望把这个实验做成功之后,由国家来推动这种教育。那现在要做比在孔子春秋时期做更容易,为什么?现在有高科技,有媒体、有网络,所以宣传的效果要比过去大很多很多倍,只要有心去做,肯定能成功。

  过去孔子说三年有成,真的现在一年就有成,就看看我们能不能去做,如果不做,那这个社会真的就世风日下,危机就会产生。有很多领域危机已经产生了,你像经济领域就有商业危机、经济危机,还有全球的气候危机、粮食危机,等等,这些危机根源都在人心。所以你看二00八年底的金融海啸之后,全世界各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我们国家的温家宝总理到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做演讲,那是二00九年二月,他就说,「这次危机的根源是道德缺失」。所以真正的危机在于道德危机,一些人丧失了道德底线,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伤害社会,这才制造出危机。所以解决危机之道,唯有靠道德、因果的教育,把人心转换回来。所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教学为先。那这教学里头,第一个是身教,其次才是言教,这身教就是以修身为本。《大学》里头讲的,「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直道。

  所以英国的汤恩比博士他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这真的是他的这个见地很高,真正知道中国的古代圣贤文化里头的好东西,他能说出这个话。你看这《论语》,我们细细去读,每一章都蕴含着很深的智慧,所以难怪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就够了。一章我们把它读透了,你就知道怎么样去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了,当然半部就更了不得。这章主要是讲人民本性都是善的。所以你只要用善法去教他们,他们就能够归于善。这个本性在三代的时候是如此,在春秋的时候也是如此,到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也是如此,本善是不变的,「人之初,性本善」。什么时候你用善法教他,他这个本善就能恢复;什么时候你不教他了,用恶法去污染他,他马上就变得恶了。所以「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你如果不教他,他这个善良的本性就被覆盖住,恶的习气就现前。孔老夫子是见到人的本性,所以说当时的人也同于三代时。

  底下蕅益大师又说,「所以如来成正觉时,悉见一切众生成正觉」。这把《论语》这个意思又拉升,提升到佛法的高度,这个境界就更广大,不光是对人而言,对一切众生而言。如来,这是出世间大圣。孔老夫子是世间圣人,如来是出世大圣人。他成正觉时,就是他成佛时。成佛没有什么很玄乎,就是把自己本性本善完全彰显出来而已。我们的本性跟如来、佛一样,我们没有比他少一点,佛也没有比我们多一点,平等平等,所以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佛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是佛,现在你要成佛,怎么不能成?肯定能成。

  什么因素使我们现在还不能成佛?佛在《华严经》上讲,「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不要说别人,就说自己,众生皆有如来的智慧德相,我们也有,我们跟佛一样,有佛的智慧、有佛的德能、有佛的相好。相好是福报,但是现在得不到这样的受用,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得不到受用。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执着,中间加上一个分别,妄想分别执着不能证得,没有说没有了,而是说没有证得,有,只是没证得。证是证明,你没证明,你没证明你自己就是佛,你现在只能证明你自己是凡夫。等到你成佛的时候,如来成正觉的时候,「悉见一切众生成正觉」。自己成佛的时候,你把妄想分别执着都放下,这你才能成佛。如果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成不了佛。那成佛了之后,你再看一切众生原来真的本来是佛,跟你没两样,无二无别。

  这个意境比孔老夫子说的那个意境就更高远了。孔老夫子讲春秋时期的人民同于三代时期的人民,这是他在圣人的境界上看,人都是平等的。如来的境界上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所以他成佛的时候来看,一切众生原来都是佛。因此对一切众生都由衷的恭敬,绝对不敢怠慢一个众生。不仅是人不敢怠慢,连小生灵、小动物、小昆虫都不敢怠慢牠们,牠们皆有佛性,本来是佛,所以皆当作佛。你成佛的时候真的就是这样承认的。你现在你不肯承认,你说我看到那个人就不像个佛,特别是他跟你有矛盾的,你看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其它人成佛我还能够勉强承认,就是那个人我不能承认,他怎么能是佛?你看心不平等,这是妄想分别执着在作用。等到你真正成佛的时候,你发现那个人他真的就是佛,他来给你示现的、给你考试的,看你能不能通过。看你能不能够在逆境当中,不顺你的心意的时候,你还会不会起妄想分别执着,你要能不起,你就成佛了。

  然后你发现原来他是在考你的,他就是佛,是你的老师,他在那里出考题给你,看你能不能够合格。所以我们虽然现在还没入这个佛的境界,先要这样作意去观想,在这些境界里头一起心动念的时候,立即要提起这个观念,这是佛祖给我考试来了,我可不能够起妄想分别执着,我可不能起烦恼,我要好好的考,来考过关。所以平常对一切人都用那种恭敬心,像对佛一样的恭敬,慢慢习惯了就契入境界,然后你也见一切众生悉成正觉,他们真的就是佛。等你真正承认一切众生就是佛的时候,那恭喜你,你也成佛了。《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不肯承认众生是佛,就是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你才不肯承认,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你是佛还是凡夫,真的就在你一念之间。你能够把这个念头转过来,真正承认众生就是佛,那你也是佛。你要是不能承认,转不过来,那你还是当凡夫。这个观念是最重要的观念,佛、圣和凡夫的分界线就在这里。

  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批注有一个补注,他说「试犹省也,如日省月试之试」。这是讲《论语》这章里面,「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这个试就有所省的意思,省是反省,去省察,日省月试就是天天反省,月月去省察。底下江谦先生引《论语》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这段话出在第二篇,这个原话是「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是教我们观察人的方法,知人的智慧。视其所以这个「以」,可以当「为」字讲,就是视其所为,看他的行为,是为善还是为恶,为善就是君子,为恶就是小人。那善恶从哪分?从公私来分,为公为人的就是善,为己就是恶,自私自利那就是恶。所以从一个人的行为上你去观察,他是在为自己还是为众生。

  底下观其所由,这个观比视要更加详细一点了,视就是看,观是仔细看。这个由可以作「从」这个字来讲,就是你去观察他意所从来,他做这个行为,他的念头从哪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叫观其所由。察又比观更细致,察其所安,这个安是他的心以什么为安乐,他是以行善为安乐?还是以造恶为安乐?安在哪?这个观得又更细致,观起心动念,观他的兴趣爱好。一个人他的行为可以是善,或者他突然起一个念头可能是善,但是他未必是乐于行善,他是偶尔行一下善,这个还不能够完全叫善人,你要看他心安在哪,乐于做什么事,你看这三样是察人的方法。所以人焉廋哉,这个廋就是隐藏、隐匿的意思。这两句话就是说人怎么能够隐匿,人怎么能隐匿?在明眼人眼中你根本没办法隐匿,你的行为、你的思想、你的起心动念都给人看得很清楚,骗不了人。所以这是知人的方法。

  那要知人,首先要自知,所以这个省察下手处就是省察自己。视其所以得先视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善还是恶。用什么做标准?用《弟子规》做标准。这《弟子规》你看写得很仔细,一天的生活点点滴滴去对照,一千零八十个字,一百一十三桩事,我们就视其所以,就看看自己一天的生活行为符不符合《弟子规》,这是第一层判断。再接下来观其所由,这要观察你自己的念头,也还是自省。用什么来观?用《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里面所罗列的,那就是很好的镜子,照自己的念头,看看这念头是善还是恶,这念头从哪来。《感应篇》修心,《弟子规》修身,天天你要做功过格,《弟子规》功过格,《感应篇》功过格。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你要知道你藏不了的,头顶三尺有神明,再何况真正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你也瞒不过他,所以自己真正还是老实认真的做修己的功夫。

  察其所安用什么标准?用《十善业道经》做标准,看你的心是不是安于善。什么叫安于善?《十善业道经》里面讲「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你这心安住在善法上,这个要天天省察,看看念头里面有没有夹杂着不善。要有,立刻把它去除,「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起心动念都与十善相应,你的心就安于善法了。所以你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我们就用儒释道三个根来做标准,很具体、很落实。你能够这样来修行自己,你能够有自知,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你就有知人之智。这是江谦先生给我们加了这段补注,很好,让我们也复习一下第二篇里头我们学的这章《论语》。处处都在自己身心上去体究、去省察,这样我们学这《论语》没白学,真得受用。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阅读全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国学推荐
唐诗三百首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三百首大全宋词三百首先秦诗人古诗词考题古诗十九首两汉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古诗大全魏晋诗人小学文言文大全南北朝诗人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初中古诗大全隋代诗人初中文言文大全唐代诗人楚辞乐府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原文解释翻译

海阔国学手机版

Copyright © 2016-2023 海阔国学 mguoxue.hkzww.com

山ICP备19002009号